礼记二则马说注释
作品译文虽有嘉肴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,不吃,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;即使有最好的方法,不学习,就不知道它的好处。所以学习这样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,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。知道自己不足之处,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;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,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。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。教别人,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。《兑命》上说:“教人是学的一半。”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?大道之行也在大道施行的时候,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,把品德高尚的人、能干的人选拔出来,讲求诚信,培养和睦气氛。所以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,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,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,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,幼童能顺利地成长,使老而无妻的人、老而无夫的人、幼年丧父的孩子、老而无子的人、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。男子有职务,女子有归宿。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,但并非据为己有;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,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。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,盗窃、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。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,这叫做理想社会。
愿读《礼记》,请教哪个版本的书比较通俗易懂? 礼记二则原文及翻译和注释
本人是《礼记》的忠实粉丝。
题主问哪个版本通俗易懂,个人觉得,准确无误要远比“通俗易懂”重要得多。
读不懂可以慢慢读,可以查,但如果理解错了,说不定会对人生的行为产生错误的影响,得不偿失。
经典的版本首推“十三经清人注疏”系列的《礼记集解》吧。
作者孙希旦是清代温州35位进士中唯一进入一甲的人,而且在会试中,乾隆帝钦点探花。学识渊博,治学功底相当深厚。他的《集解》在句读方面,汇集了《释文》、《说文解字》、《尔雅》等字典对文字的解释。义理方面,汇集了郑玄、孔颖达、程子、朱子等这些大家对《礼记》的经文的不同见解。有时候解释的文字比原文还难懂,但不得不说,是后人读懂《礼记》的经典文本。
但比较遗憾的是,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两篇没有内容。估计是认为朱子对这两篇的注解已经前无古人、后无来者,自己没有必要去做注释吧。其实我是希望能看到孙希旦汇集清代考据研究的成果,为我们提供一些新的东西的。
也正是因为这个版本的权威性,所以后世影响很大,一版再版,家喻户晓。